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如來性體 般若 無智亦無得 心念波 腦波」,是什麼?

「如來性體  般若  無智亦無得  心念波  腦波」,是什麼?
1、如來性體
●「如來性體」,是什麼?
「如來性體」,就是如來的本體,衪是一切眾生共同的「本有;本體」。衪的異名甚多,諸如「佛性;自性;真如;真如自性;自性彌陀;清淨心體;法體;真如自性;般若無知的本體…」等皆是。
「如來性體…」起作用的「能生萬法」,稱它為「性能」
●「如來性體的特性」,是什麼?
*一般而言,如來性體具足的特性如下:
(1)《壇經》所說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等的特性。
(2)如來性體的特性,如《中論》所云:「不生亦不滅,不常亦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出」
(3如來性體的特性,如《心經》所說,「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
*從科學角度講,「如來性體」是以「零點能量」為載體的「本元訊息場」,衪是遍虛空遍法界的根本訊息場。
「如來性體」,雖是「本有」,但其訊息波的振幅大小約「次次次原子」的大小,會被緣生的「心意識;意識心」的訊息波所障礙,透不出來,就像陽光被黑雲障礙,透不出來一樣。故修行的目的,就是設法放下「心意識;意識心」!找回「如來性體」的性能。
●「意識心;心意識」,是什麼?
「心意識;意識心」,(1)依《心經》的標準,是「色受想行識」五蘊。(2)依《金剛經》的標準,是「我相+人相+眾生相+壽者相 → 我見+人見+眾生見+壽者見」。(3)依一般經典的講法,是「凡所有相」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。(4)若以貼近生活的講法,那就「貪瞋痴慢疑;財睡名食睡;名聞利養權;…」等。
「心意識」「心」,代表第八意識的「妄心」
「心意識」「意」,代表第七意識的「心音」
「心意識」「識」,代表第六意識的「了別」
「第八意識、第七意識、第六意識」的內涵,是什麼?
詳見:04【心意識;識】
●「般若;般若無知」,是什麼?
「般若」,它的異名有:「般若無知;般若智慧;慧;出世間智慧;大智慧;無上正等正覺;清淨心;清淨心體…」,是「如來性體」起作用的代名相。
(1)「般若;般若無知」,是以「零點能量」為載體的本元訊息場,是本自具足的。
「般若;般若無知」,是「能所雙亡」後所得的智慧。
「能所雙亡」前,具足「空性」的智慧,則稱為「後得智」
(2)依《壇經》的定義,「慧;般若;大智慧;…」所具的特性是:「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;用時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;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」
參見:「般若智慧 vs 俗智俗慧」的比較表


「般若智慧 vs 俗智俗慧」比較表.jpg
2、修行,就是依「戒定慧」找回「真心」,所以才說「無智無得」
●「戒;定;慧」,是什麼?
「戒」就是嚴禁「身、口、意」三方面「做壞事、說壞話、想壞事」,亦即對一切會染污「身心」的事情,「都不可以做;都不可以說、都不可以想」。故古文譯「戒」「清涼」,它能使人的心地得到「清涼」
「定」就是「安住;不起心+不動念;如如不動;…」
「定」的梵語叫「三昧」,或稱「禪那,禪定,靜慮」
由於在生活實踐中所發生的種種「煩惱,妄想」,大都是因「定力不足,思想紛擾」所造成的,所以必須努力學「定」。唯有「定」,才能轉散亂為集中,轉愚痴為智慧,轉痛苦為安樂。
「慧」就是清淨心。「慧」的梵語叫「般若」,譯為「智慧」
「智慧」必須從「定」中獲得。一般的說法是:「寂定」的如來性體上起作用的就是「慧;智慧;大智慧;般若;…」
「萬緣放下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的當下就會產生「慧」
《六祖壇經》的說法,「慧;般若;般若智慧;…,就是「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。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,即是般若」


●「戒定慧的修行」,是什麼?
*佛法強調,「戒」中生「定」「定」中生「慧」「慧」「悟空、悟能、悟淨」。所以強調:離「戒定慧」不是佛法。
#祖師大德一再強調「定慧等持」
「定慧等持」的意思是指:「心行」同時具足「定;慧」,因為「有定才有慧」,但「慧」亦可以幫助入「定」,所以「定;慧」必須平等且同時修持。
○戒定慧的「定」,是涵蓋:「靜態定+動態定」,所以它是屬於「慧」觀,而一切善法,都是從「定;慧」中生起的。
參:「戒定慧」的修行示意圖
 
●「捨識用根;捨根聞性;返聞聞自性」,是什麼?
「捨識用根」,就是放下「念;意;想;思」「意識心」思惟,而是採用「根性」「見;聞;覺;知」
「念;意;想;思」是第六識和第七識的思惟層次。「根性」訊息波微細度介於「深層第七意識~第八意識」之間,所以「見;聞;覺;知」所見的微細度較微細些。它們之間的關係,請參見下頁:心念波、腦波和振幅微細度的關係表
「捨根聞性」,就是放下「深層第七意識~第八意識」的看法,採取更接近「性;佛性;真心」的看法。
「返聞聞自性」,就是放下一切雜念,把「心」定在返聞的聲音上,保持絕對一心,達到「事一心不亂」,漸漸地「心」就可以往「空;空性」的方向走,找到「空性」
#把「心」放在返聞的聲音上的「定」,是有層的,它可以比擬為下節:「觀」的層次。


心念波、腦波和振幅微細度的關係表.jpg
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.jpg


●「觀的層次」,是什麼?
「定」的層次不同,亦代表「觀」的層次不同,相對的也代表「見」的層次不同。佛將它分成:「肉眼;天眼;慧眼;法眼;佛法」等不同層次的「觀;覺;定」
#因為「觀;覺;定」的層次不同,所以可以分別「看破」「分子;原子;次原子;次次原子;次次次原子」等不同微細度的法相,以及它們相關的生滅變化。請參見上頁:【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】:


3、佛性訊息場與虛空法界的訊息場
●「訊息;訊息的載體;訊息場」,是什麼?
(1)「一個眼神;一個手勢;一個微笑;一則表情;一則看板上的文字或圖相;精神狀態;…」等,都可以分別代表某種「信息;信號;資訊;訊息;…」
「信息;信號;資訊;訊息;…」,本質上必須靠「載體」才能把它傳遞出去。
(2)「載體」,是傳遞「訊息」的工具。它可以是:「電磁波;能量;書;信;報紙;看板;一個表情;一個動作;…」等。
(3)「信號;資訊;訊息;…」分佈的空間,稱為「訊息場」
參見:10【訊息場;本元訊息場;不同微細度的宇宙;上帝粒子】


●「心念波」,是什麼?
*最初始超微細(振幅約:次次次原子的大小)的「心念波」,是「遍虛空法界的本元訊息場」,一般稱它為「佛性;自性;…」。接著是緣生的「第八意識 →第七意識 →第六意識 →前五識」的心念波,稱它為「妄心的心念波;量子訊息場」,它們都是「佛性;自性;真心;…」的複波。
參見上頁:04畫jpg「心念波、腦波和振幅微細度的關係表」


「妄心」心念波的特徵是,振幅約在「次次原子;次原子;原子;分子(或奈米)」的大小。目前沒有儀器可以觀測到「奈米」大小的心念波。
參見:04畫【心念波的生滅頻率 vs 光波的頻率】


4、腦波
「β波;α波;θ波;δ波」,是什麼?
「腦細胞+腦電流」的活動會發出電磁波,和人的心念波(較徵細)會彼此感應而產生【腦波】
「腦波」不是「心念波」,但可以和少量較粗的「心念波」產生共振波,傳遞少量「心念波」的訊息。
#國際腦波學會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ies for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ology)依照不同的頻率,將「腦波」分為「β、α、δ、θ」波。它們的組合型態可以反應人體行為及學習上的表現。
參見:【粗心念波感應緣生腦波示意圖】


腦波示意圖.jp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