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學佛修行 總持 次第 觀 離 參禪 念佛」,是什麼?
一、修行的總持
●「修行」,是什麼?
*《華嚴經》云,「奇哉!妙哉!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。若離妄想執著,自然智、清淨智、無師智,顯前時你就是佛,佛就是你,這是沒有分別的」。
#所以要修行的定義,就是「離妄想;離執著」。
○依禪宗「離妄想;離執著」的標準:「無念為宗 →無相為體 →無住為本」。
△「戒定慧」是,一切行門必須依循的標準。
●「修行總持」,是什麼?
*「修行的總持」,就是「戒定慧」三無漏學。
參見:【「戒定慧」的修行示意圖】
*「戒」,是「修行的總持」的第一個元素。
*「定」,是「修行的總持」的第二個元素。
*「慧」,是「修行的總持」的第三個元素。
*「戒定慧」不能分開修持,必須同時修持。
#鄭老師則強調「定慧等持」。
#佛說,修持佛法的法門有「八萬四千法門」,但必須以「戒定慧」為依據。
○淨空法師則强調不離「戒定慧」而一門深入,千萬不要在萬法中流浪,因為「門門觸、門門誤」。
參見:07【戒定慧;三無漏學;定慧等持;漏盡通】
●「修行的次第」,是什麼?
*「修行的次第」,各家有各家的次第,各人也有各人的次第。
#「圓教」將修行次第分為:「十信位菩薩→十住位菩薩→十行位菩薩→十迴向位菩薩→十地位菩薩→等覺菩薩」,共51個位階。
參見:【成就佛道的示意圖】
#青原 惟信禪師將修行分為:
第一階段為:
「起修階段」,即「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」。
第二階段為:
「得個入處階段」,即「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」。
這個階段,相當於「悟空;悟能」階段。
第三階段為:
「得個休歇處階段」,即「見山還是山,見水還是水」。
這個階段,相當於「悟淨」階段。
二、修行的重要方法是:「觀+離;看破+放下」
●「觀」,是什麼?
*「觀」,就是:「用心看」。
#「觀」,不離「戒;定;慧」。
#「觀」,可以分為「止觀、深觀、觀照、照見…」等不同層次。
參見:「觀、覺、見」的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
●「止觀」,是什麼?
*「止觀」,是指「止於一念;止於一緣;止於一境;事一心…」而做觀照、參悟。
#「止觀」,最重要的目的是:「觀照」自己的「心」是否會對境緣「起心動念」。
*「止觀」不離「戒定慧」,一定要保持:
像達摩祖師所說的:「外息諸緣,內心無喘」。
像六祖惠能所說的: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。
像虛雲和尚所說的:「萬緣放下,一念不生」。
像一般禪家所的:處於「滅受想的定境」。
●「深觀」,是什麼?
*「深觀」,也是參禪的一種功夫,它強調「往深內心」一層一層的探索,但探索的過程中不離「戒定慧」,要保持「不夾雜+不懷疑+不中斷」,也就是如如不動。
#「深觀」的層次,落在「止觀~觀照」之間。
#本文將「深內心」分成:
「第六意識心(原子微細度)→ 第七意識心(次原子微細度)→ 第八意識心(次次原子微細度)→ 佛心(次次次原子微細度)」等層次。
#「深觀」的要領是:
(1)全身鬆透。(唯有全身鬆透,訊息場的分佈才會均勻)
(2)堅固作意的放下:「妄想+分別+執著;言說相+文字相+心緣相」。
(3)「把心放在一個話頭上」,譬如把心放在「我是誰?」這個話頭上,並保持「不夾雜+不懷疑+不中斷」。
(4)在「捨識用根」的當下,再往深內心追「我是誰?」這個話頭上。
(5)在「能所雙亡」的當下,用「捨根聞性,攝用歸體」的方式再往深內心「追」,如此不斷地往深內心「追、追、追…」,這就是「深觀」。
●「觀照」,是什麼?
*「觀照」,代表在「不離戒定慧;不離心意識」下「觀」的功夫達到「功夫成片」的境界(亦即在一段時空內,保持:不中斷;不夾雜),自性的「心光」可以「照亮」(即看破)自己的起心動念,當下所顯露的就是「真實智慧」。
#觀照的「照」,是代表「陽光普照;了了分明」。
#古聖先賢說: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」。所以:
「觀照」人際,可以洞悉人性。
「觀照」宇宙,能徹悟自然。
「觀照」自我,能探究自己的妄想執著。
「觀照」煩惱,能破除煩惱障和所知障。
「觀照」物質,可以洞悉物性。
●「照住」,是什麼?
*「照住」,當不離「戒定慧」的「止觀」功夫達到「事一心不亂」時,「心光」可以「久久照亮」那一念或那一境緣(即:心定在一處不動),就稱為「照住」。
#「照住」,相當於禪宗的「明心」境界。
●「照見」,是什麼?
*「照見」,當不離「戒定慧」的「止觀」功夫達到「理一心不亂」時,「心光」可以全面性的、無所遮蓋地、無所遁形地「久久照亮」那一念或那一境緣,稱為「照見」。
#「照見」,代表「能所雙亡 → 攝用歸體 → 由體發用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」的功夫,「質;量」均達到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;眾生是佛;一真一切真;平等性智」。
○「照見」,可以「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;看破一切法如夢幻泡影;看破本來無一物;看破性在作用;看破…」等。
△《心經》云,「觀自在菩薩」,就是「攝用歸體 → 由體發用」的心來看,最後「質;量」均達到與佛比肩時,就是「照見」五蘊皆空。
#「照見」,相當於禪宗的「見性;開悟」,亦相當於淨空法師所說的「看破」。
○「見性;開悟」,是有層次的,如下圖所示:
●「離」,是什麼?
*「離」,就是「放下」。
#「離」,在「戒定慧」的條件下,放下一切「意識心」,才能真實契入「絕對一心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佛地。
#「離的異名」有:「萬緣放下;離名離相;布施;放下一切愛取有;放下一切貪瞋痴;放下身見;空四相;空四見;心念不起;不起心動念…」。
#(南懷瑾)云,「秋風落葉亂為堆,掃盡還來千百回;一笑罷休閒處坐,任它著地自成灰」。
*「離」,就是「離妄想;離分別;離執著」,就是放下「第六意識;第七意識」的干擾,放下「身心世界」的一切所相(包括聲相),讓那一念心往深內心等方向走,不斷地往深內心「收、收、收…」。【即深入:第七意識心(次原子微細度)→ 第八意識心(次次原子微細度)→ 佛心(次次次原子微細度)】
#譬如,臨睡前,在床前擺一個時鐘,然後讓「身心鬆透」,並且把「所有的精神與注意力」都集中在那個「鐘聲」上,除了「鐘聲」外,其他什麼聲音都不要去理會它。這樣專心的聽,能聽的「那一念心,了了分明」地往內心深處「收、收、收…」,收到最後在突然間,「鐘聲」也聽不見了,那就是「離妄想;離分別;離執著」。
三、參禪
●「參禪」,是什麼?
*「參禪」,也是以「戒定慧」為總持。
*「參禪」,也可以視為「禪定」,是指在「離心意識;不起心不動念;身心鬆透+事一心不亂」下,如如不動地進行:「觀念;止觀;觀照;照見」自己的「心」。
#虛雲老和尚則說,「參禪」,就是將「心」定在一句話的「話頭─疑情」上,等待「離心意識」的出現,自然會去除「妄想;執著」的障蔽,促使「本自具足的覺照力」透露出來,自可「照見」清淨覺體、自性佛。鄭老師則說,「參禪」時,不但要「起疑情」,而且還要將「疑情」轉入「疑團」,因為大疑才有大悟,小疑則只能有小悟呢!
○譬如:升起「我是誰?;父母未生前,我在那裡?;無夢無想時,主人公何在?;…」等的「疑團」。但「心」仍然「定」在一個特定的「疑情」上,目的是等待「離心意識」的出現,這就是「參禪」。
#「參」=到現場參觀,「現場」就是「離名離相;離心意識;佛地…」的當下。
#「禪」=示單,最單純的心,即「了了分明的心;一心;真心」。
●「身心鬆透+事一心不亂」,是什麼?
*「身心鬆透+事一心不亂」的心態位階,相當於「心念波、腦波和振幅微細度關係表」所示的「θ波」,亦相當於「定;止;禪定」的位階。
參見:「心念波、腦波和振幅微細度的關係表」
#身心放輕鬆,在聲塵中,把心定在一個所緣上,或讓心隨著某個固定的聲相走,達到「一心不亂、心一境性」。(註:相當於腦波的θ波階段(4~8赫茲),此階段稱為「定」或「止」)。(註:和返聞聞自性的原理一樣)
四、念佛
●「念佛」,是什麼?
*「念佛」,也是以「戒定慧」為總持。
*「念佛」,一般是代表淨土宗修行人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」的佛號,以求在命終時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,往生極樂世界。(又稱極樂淨土、彌陀淨土等)
#淨土宗行者稱念的佛號包括:六字洪名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和四字洪名「阿彌陀佛」。又因諸佛功德平等,念佛的佛號,還可以有:「燃燈佛、釋迦佛、藥師佛…」等。
*「淨土宗的念佛方法」有四種:
(A)「持名念佛」,即專念阿彌陀佛名號。
(B)「觀像念佛」,即念佛當下令「心」觀佛像(包括塑像和畫像)。
(C)「觀想念佛」,即念佛當下令「心」觀想佛的妙相莊嚴。
(D)「實相念佛」,即「了了分明、不起心動念;返聞聞自性」的念佛,鄭老師稱此為「佛地念佛」。
參見:08【念佛法門;持名念佛;持咒念佛;念佛圓通章】
●「憶佛 念佛 見性成佛」,是什麼?
*鄭老師建議的「鬆禪+吐納+念佛+見性+成佛」法門,編輯成【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】。
參見:【鬆禪念佛成佛法門示意圖】
或參見:16【禪;鬆禪吐納;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