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覺 菩提 靈明覺知 直覺力 感應道交」,是什麼?

「覺  菩提  靈明覺知  直覺力  感應道交」,是什麼?


1.覺
●「覺」,是什麼?
「覺」,又名「覺性;覺察;覺性;覺悟;了了分明;靈明覺知;佛知;知;…」,梵語叫「菩提,Bodhi」,是人人本自具足的。但因「妄想;執著」而障礙了「覺;覺性」
「覺性」「妄想;執著」障礙程度不同,一般將它區分成「覺;正覺;正等正覺;無上正等正覺」等層次。
參見:【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】
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.jpg


○佛家告訴我,必須淨化「妄想;執著」後,才可以恢復本自具足的「本覺」
「覺」,是「發現問題」的本能。
#當面對「問題;煩惱」時,「覺」具足「能覺察到問題的核心;能看清楚事實真相;能不被事物表相所迷惑…」的本能。
「不覺」,就是面對問題時,「看不清事實真相;看不清問題的核心;被表相所迷惑…」,就像在黑暗看不清楚一樣。
○眾生最大的問題是:「不覺」以為「覺」「不知」以為「知」。所以佛才說眾生是「無明;迷;
○故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說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。是故「覺性;真我」,是「本自具足的;不會生滅的;不二」
○《華嚴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故,不能證得」。所以眾生「不覺」的主因是被「妄想執著」所障礙。
*學佛的目的就是恢復「本覺;覺性;覺」而已。
●「世間覺」,是什麼?
「世間覺」,就是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等前六識起用的「覺」。此「覺」是被「妄想;執著」障礙後的「覺」。依其層次,可以分為:「覺察;覺知;覺悟」等,簡述如下:
「覺察」,是指應用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等前六識起用而知道事理的「低層次」意識(conscious)行為。
「覺知」,是指「中高層次」的意識(conscious)行為。
「覺知」,經常在不知不覺之中產生的,或在一接觸就產生的。
「覺知」的意識行為非常輕微的,是沒有費力感覺的。譬如,每個人不必費力就會「覺知」自己的腰酸、背癢…等。每個人也不必費力就知道自己在呼氣。
●「正覺」,是什麼?
「正覺」,是指「放下」第六意識心的「妄想、分別;見惑;所知障」後的覺悟,也就是「無念;明心」階段的「覺」「正覺」,是屬於「開悟見性」的覺知,但「見性的量」不足,「見性的質」則是「妙觀察智」的覺知。
#《壇經》云,「無念念即正,有念念成邪」
「無念」是指「不起心不動念,但了了分明」的狀態下,故「正覺」是指「離心意識」後的「覺、覺知」
「正覺」的純度,未達到「本覺」的純度。一般佛家的說詞是:「見性的量」不足,「見性的質」與佛等肩。
●「獨頭意識的覺」,是什麼?
「獨頭意識的覺」,是指不受第七識影響下所產生的「邏輯、論論、推理、判斷…」等的覺知。
依據如本法師的講述,獨頭意識就是第六識獨立起思想,獨自分別一切法,或獨自回憶過去的事,單獨生出猛利的勢用。
#世間人的「覺知」,大多屬於「第六意識」的層次。
「獨頭意識的覺知」,可以達到「深層第六意識心~淺層的第七意識心」之間的「覺知」


●「正等正覺」,是什麼?
「正等正覺」,是指已破「思惑;見思煩惱」,是「見性」階段的覺知。
「正等正覺」,是指放下第七意識心的「執著心;思惑;見思煩惱」後的覺悟,也就是「見性」階段的「覺悟;覺知」
「正等正覺」,是屬於「次原子大小;微細」層次的「覺知」,是屬於深內心的「覺知」,包括更深層次的獨頭意識「覺知」
「正等正覺」,是「八地菩薩」以上的覺知,亦可以說具有「平等性智」的覺知。
●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是什麼?
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是指「佛」的境界,亦即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,又稱為「本覺」
「無上正等正覺;本覺」,是指放下「意識心」後的「覺悟;覺知」,它就是「佛」的覺知,也稱為本來面目的「覺知」,是一切攝用歸體的「覺知」,是真俗二諦圓滿的「覺知」,是萬物一體、天地同根的「覺知」,佛家稱它為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般若智慧;般若」
「覺性」的本體,就是「如來性體;本心;真如自性;自性;清淨心;慧心…」等。
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說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
《仁王經》則曰:「自性清淨名本覺性,即是諸佛一切智智」


●「本覺」,是什麼?
「本覺」,從佛學的角度看,就是「本來具足的覺性」。從科學的角度看,就是以「零點能量」為載體「本元訊息場」所起的作用。
○「覺性無覺,即根本智」。「覺相歷然,即後得智」,此二不二,是無障礙智。
●「能覺」,是什麼?
「能覺」,是「佛性;自性;本覺…」的本能。是如來性體本自具足的「能生萬法」
「能覺」的特性,依《壇經》所說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
「能覺」,才能找回自己的「本來面目」,才能以懺悔的心來「面對 → 接受 → 處理 → 放下」自己的煩惱。


●「後得智」,是什麼?
「後得智」,是由「意識心轉生,又溶入空性」「智慧;覺性;覺」。故佛家常說「空性是根本智,隨緣是後得智。隨緣故空性,後得智即根本智」。好比人照鏡,人的形狀是根本智,鏡子裏照出的影子是後得智,可是人的形相,和鏡子裏影像同時存在,沒有先後存在的差別。


2.不覺
●「不覺」,是什麼?
「不覺」,就是「無明;痴;迷」,就是覺性被「妄想;執著」所障礙,就是「對境落境;對心住心;境上有念」
#《壇經》云,「迷人於境上有念,念上便起邪見,一切塵勞妄想,從此而生。自性本無一法可得,若有所得,妄說禍福,即是塵勞邪見」
#凡夫最大的問題是:「不覺」以為「覺」「不知」以為「知」。所以佛才說凡夫是「無明;迷;
3.靈明覺知
●「靈明覺知」,是什麼?
「靈明覺知」,就是「佛性;自性;本覺…」等本自具足的「直覺力」
「佛性;自性;本覺…」,是一種以「零點能量」為載體「超微細;次次次原子大小」的訊息場,具足「靈明覺知」的直覺力。它的本體就是「本心;如來;如來性體」
「佛性;自性;本覺…」的特性:
#依《壇經》的說法,「佛性;自性;本覺…」是具足:「本自清淨,本不生滅,本自具足,本無動搖,能生萬法」等的特性。
○依《心經》的說法是具足,「佛性;自性;本覺…」是具足:「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等的特性。
○依科學的說法,「佛性;自性;本覺…」是具足遍虛空法界「超微細;次次次原子大小」的訊息場,亦稱為「本元訊息場」
*當「本心如來」的作用,不會受到「第八阿賴耶識;第七末那識;第六了別識」等的障礙時,則稱:「本心如來」的作用為「靈明覺知」
《華嚴經》云,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」。那個「心」就是「靈明覺知」那個「識」就是第八阿賴耶識;第七末那識;第六了別識」
「靈明覺知」是一種本自具足的直覺能力。起用時,它的特徵是「了了分明;無事無念;生心無住」。所以,看只是看,聽只是聽,沒有問題也沒有疑問,也沒有其它念頭。故祖師大德才用「用心若鏡;事來則應;過去不留」來形容這種「靈明覺知」的特徵。
「靈明覺知」的覺性,是「和無常同步」的覺性。
老師常說,以「如如不動的心」才能和「無常同步」,才能洞悉「無常」,才算是「靈明覺知」的覺性,才能看清楚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所以他說,用「如如不動的心」深觀「呼吸;吃飯;走路;工作;感受;待人;接物…」,才可以培養出「諸行無常的覺性;隨機應變的智慧」
「和無常同步」的定義,就是「無壽者相;常與無常一如」。所以「古代;現在;未來」都在同一點出現,都沒有變化。。
「無壽者相」,必然是「無我相;無人相;無眾生相」
「空四相」(即;無我相+無人相+無眾生相+無壽者相);萬緣放下,才可以「和無常同步」,才可以具足「靈明覺知」的覺性。


●「直覺力」,是什麼?
*不受「第七末那識、第六了別識」障礙的「本心如來」作用力,就稱它為「直覺力」
「直覺力」的覺知,比「獨頭意識」的覺知更敏銳、更微細。
「用心若鏡;事來則應;過去不留」,就是直覺力。
○當不起心動念而「知」道肢體移動;當不起心動念而「知」道肢體停止移動;當不起心動念而「知」道痛;當不起心動念而「知」道餓…等,這些「知」,就是人人本具的「直覺力」
4.感應道交
●「感應道交」,是什麼?
「感應道交」,就是:「感原;應原」產生「共振;共嗚」的作用。
「應原」,是「如來性體;大圓鏡智」;「感原」,是「意識心;一念」
「鼓」,是「應原」「擊鼓」,是「感原」
○《楞嚴經》云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,循業發現」
「清淨;平等;正覺」的心是「應原」「一真法界;西方極樂世界;法藏世界;十法界;六道法界」,是「感原」所應生的。
「感應道交」最明顯的證明是《楞嚴經》所云: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
「十法界;六道法界」,是什麼?
參見:【「六道、十法界」示意圖】
「感應道交」的異名有:「心電感應;以心印心…」等。
●「科學上的感應道交」,是什麼?
「感應道交」,從科學的角度來說,是指兩個不同的「訊息波或訊息場」之間產生「共鳴;共振」,但其條件是兩個「訊息波;訊息場」之間的「振幅;波頻」要相當。
*人在禪定過程中,當腦波降到「θ波」,波頻在4~8赫兹,即可和「宇宙波」產生共嗚,吸收宇宙的能量。
參見:腦波示意圖
腦波示意圖.jpg
5.培養覺性
●「培養覺性的要件」,是什麼?
「培養覺性的要件」,必然要堅固作意,要保持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萬緣放下;眾生是佛+絕對一心」
●「不怕念起,唯恐覺遲」,是什麼?
*《大慧普覺禪師語錄》說,「不怕念起,唯恐覺遲」。這句話的重點是說,修行者不必管自己的「妄念」有多少,或「妄念」如何地來來去去,重點在培養靈明覺知的「覺性」
#《六祖壇經》機緣品 第七云,有個僧人舉出臥輪禪師的一句偈說:「臥輪有伎倆,能斷百思想,對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長」惠能大師聞之,說這一句偈是沒有「明心見性」的偈子,若依它而修行,那「心」會加倍被綁死!因此揭示一偈說:「惠能沒伎倆,不斷百思想,對境心數起,菩提作麼長」
#《永嘉證道歌》云,「君不見,絕學無為閒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」
#《圓覺經》云:「居一切時不起妄念。於諸妄心亦不息滅。住妄想境不加了知。於無了知不辨真實」
老師則強調,「要堅固作意,心繫一緣,才能得定;點亮心燈,才能照破無明,空有不二」
●「覺性的培養」,是什麼?
*培養「正覺;正等正覺;無上正等正覺」的覺性,最重的是在「行;住;坐;臥」的每一個當下,必須自我做到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眾生是佛+絕對一心」
#一般人,在「行;住;坐;臥」的每一個當下,「覺性」常常被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所障礙、所掌控。
老師要我們培養:「對境不落境+對心不住心;知道就好+無事無念」
#《壇經》則云,「無念為宗+無相為體+無住為本;外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起」
#《金剛經》則云,「無住生心+生心無住;不取於相+如如不動」
*佛家告訴我們,若能以從「呼吸;吃飯;走路;工作;感受;待人;接物…」等的境緣中,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,並以「般若為體;布施為用」,則每一個當下的「心」就可以和「諸行無常的覺性;隨機應變的智慧」相應,那才是「真覺性」
#如何「般若為體;布施為用」
參見:【六度波羅密的內涵示意圖】


六度波羅密的內涵示意圖.jpg


「諸行無常」的覺性,就是「無常與常」不二的覺性。
*在禪定中「深觀境緣和起心動念」,亦可以培養諸行無常的覺性。
●「自覺覺他的修行」,是什麼?
「自覺覺他的修行」,就是主動地「看破+放下」自己的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。同時以自身的行為引導他人「看破+放下」他自己的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
「自覺」的過程,和「覺他」的過程,其實是「不二」的,「決不可以」自覺圓滿再行覺他。當「自覺覺他」圓滿的當下,即是「見性」
●「鬆禪學園培養覺性的原則」,是什麼?
鬆禪學園培養覺性的原則是「鬆+禪」,也就是保持「身心鬆透+了了分明」的當下,進行以下的修行動作。:
#第一步是:「萬緣放下」,讓自己的心貼住每一個當下。
#第二步是:「深觀」自己的起心動念,「覺知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和動作。
#第三步是:知道就好,無事無念,生心無住。
鬆禪學園培養覺性的案例,在保持「身心鬆透+了了分明」的當下:
#第一步是:練習呼吸進出的「覺知」
#第二步是:練習空有兩邊不住的「覺知」
#第三步是:行深觀自在的「覺知」…等。
#終極的目標就是看清楚當下內心的實相,看出「如如不動」的真心。
*綜合鬆禪學園培養養覺性的方法,是什麼?
參見:16【禪;鬆禪吐納;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】


1 則留言:

  1. 我現在都無法看你在google drive的文章,不知有什麼辦法我可以看到?你的文章我很感興趣,可惜現在才發現。謝謝你!
    Yide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