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自性 自性的比喻 意識 宇宙觀 回饋機制」,是什麼?

「自性  自性的比喻   意識   宇宙觀   回饋機制」,是什麼?
1.自性
「自性」,是什麼?
「自性」,就是「本性;本心;佛性…」,是「實相無相;無實無虛;空有不二;不一不異…」的;是「本自具足」的。
#從訊息場論看,「自性」是遍虛空法界的「超微細;次次次原子大小振幅」的訊息場,也是以「零點能量」為載體的「本元訊息場」
#起用的「自性;佛性…」,稱為「般若;般若智慧;金剛般若;大智慧;無上正等正覺…」
○起用的「自性;佛性…」,就像「春天、空氣、訊息波…」那樣的普遍,是處處存在於我們的一舉一動當中,存在於我們的行住坐臥當中,但是凡夫卻看不到它。
△起用的「自性;佛性…」,就像「癢;餓;痛;…」,的確存在,但無相無狀,故稱它為「無實無虛;實相無相;無相無不相」
「自性;佛性…」的異名,有:
「本心,真心、如來,如來性體,法性,真如,本來,菩提自性,那個,一實,一如,一相,無相,法身,法證,法位,涅槃、寂滅性,無為,真諦,真性,真空,實性,實諦,實際,本來面目,本地風光,如來藏,一乘寂滅場,大光明藏,無量光無量壽、阿彌陀佛,無邊妙用…」
「自性的特性」,是什麼?
*依《六祖壇經》的標準,自性的特徵是「本自清淨,本不生滅,本自具足,本無動搖,能生萬法」等五個特性。
#依《心經》的標準,自性的特徵是「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。
*依一般佛法的標準,「自性;佛性」就是「遍周虛空法界;擊不破」的智慧,又稱為「無上正等正覺;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
#依《六祖壇經》的標準,起用的「自性;佛性」,就是「般若;般若智慧…」,具有:「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。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」
「般若智慧」「世間智慧」,是不同的。
參見:「般若智慧 vs 俗智俗慧」的比較表
「般若智慧 vs 俗智俗慧」比較表.jpg


「自性的比喻」,是什麼?
淨空法師說,把「自性;佛性」比喻為「金」「所有相」比喻為「金」所做的器具故云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
#凡夫觀不到「自性;佛性」,蓋因凡夫受到「妄想;執著」的障礙,故只觀察到「器」的表相,且執迷於眾器的「表相」
○《宗鏡錄》云,「如金作器,器器皆金,如鏡現影,影影皆鏡」
○《萬法歸心錄》云,「如金作器,器器皆金,似火分燈,燈燈是火,雖然枝茂葉盛,其根本乎一體,汝若智眼洞明,自然了法無二」
*以「水」比喻「自性;佛性」,則「水波;水浪」可以比喻「萬法」,故「水」「水波;水浪」是一不是二。
#《教觀撮要論》云,「全波是水無同異,全水為波沒後先」
鄭顯黎老師說,若把「自性;佛性」比喻為「螢幕」。「眾生」比喻為螢幕上的「影像」,則「螢幕;影像」是一不是二。
#因為凡夫執迷於「表相」,故看電影時,只看到「螢幕」上的影像,並未注意到「螢幕」的存在。
唐朝 無盡藏比丘尼,將「自性;佛性」比喻為「春」
#偈曰:「竟日尋春不見春  芒鞋踏破嶺頭雲  歸來手把梅花嗅  春在株頭已十分」
「自性;佛性…」,比喻為「大圓鏡;大鼓」,則:
「大圓鏡」的功能是:「應」一切「相」「現」一切「相」,不藏任何一「相」。《金剛經》稱此為「生心無住」
「大鼓」的功能是:「應;現」一切所擊。即:大擊則大鳴,小擊則小鳴,不擊則不鳴,且空寂無聲。
「大鼓」「應;現」的同一組所有相,會形成每個人不同的「意識心;萬法」,因此蘇東坡形容說,「橫看成嶺側成峰;遠近高低各不同;不識廬山真面目;只緣身在此山中」
△依《金剛經》的標準,面對所「應;現」的萬法,應該保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
△對於開悟者而言,面對所「應;現」的萬法,應該保持「眾生是佛」
*更多「自性;佛性…」的比喻,
請見:【真心與「識心、妄心、萬法間」的關係示意表】
真心與「識心、妄心、萬法」間的關係方便說.jpg


2.意識
「自我意識」,是什麼?
「自我意識」,是眾生的一念迷「感應」自性能生萬法所「應現+演化」的心念。
「自我意識」,是由社會價值觀(即:共業)和自己的想法(別業),透過「唯心所現;唯識所變」所共同緣生的,是「佛性能生萬法」的所有相。
「自我意識;學習意識」,是無數劫以來,在「佛性能生萬法;無明業力;因緣和合」等變因的演化過程中,所累積的「群體;個體」生命經驗。但都是「佛性能生萬法」的所有相,簡單表示如下:
自 我 意 識 場=ƒ(佛性;共業;別業)
* 依訊息場理論,心念波只是「自性」的複波(complex wave)。
#心念波是以「自性」為主波(振幅大小為:次次次原子),以振幅較粗較大的「妄想分別執著;我執法執…」等意識波為副波,所組成的複波。故   《楞嚴經》云: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
參見:03【三細;三細相】


「自我意識的組成」,是什麼?
「自我意識」,依訊息的微細度,區分成八識。
請參見下頁:「八識相關內涵 vs 修行」示意圖


「第八意識;第七意識;第六意識」的詳細內涵。
*參見:04【心意識;識】


「前五識」,是什麼?
*其它「五;四;三;二;一」意識,為「眼耳鼻舌身」
參見下頁:「八識相關內涵 vs 修行」示意圖
「八識相關內涵 vs 修行」示意圖.jpg


3.宇宙觀
「科學的宇宙觀;易經的宇宙觀;佛的宇宙觀」,是什麼?
*宇宙萬有,包括「自我意識場;能量場;十法界…」等,都是從「三細相」不停地「緣生;演化」而來的,因此都是「佛性」「所有相」。
#依據《教觀撮要論》所說「全波是水無同異,全水為波沒後先」的概念知道,「宇宙觀;宇宙萬有;所有相;佛性」都是一體的,亦即存在於同一個空域。
科學的宇宙觀(含物質宇宙;原子宇宙;次原子宇宙…);易經的宇宙觀(含八卦;四象;兩儀;太極;無極);佛的宇宙觀(含六道法界;四聖法界;一真法界)。這三個宇宙觀,都是因「心性;佛性」被障礙程度不同所演生的所有相,但他們分別以「負能量海概念;無極概念;一真能量海概念」來詮釋這種「宇宙觀」「負能量海概念;無極概念;一真能量海概念」三者都假設宇宙是殼層的圓球型,而且宇宙萬法都可以用「心念訊息場」來表達,圓球型的殼層是依「清淨度不同的心念訊息場」組成的。
請參見:【「科學、易經、佛」的宇宙觀示意圖】


「科學、易經、佛」的宇宙觀示意圖.jpg


△在「科學、易經、佛的宇宙觀示意圖」中顯示,自無始劫以來,「佛」的宇宙觀,是在「無明業力;因緣和合;質量互變」等條件下,由「一真的能量海」激發飄出的「訊息場+載體能量」,再以不同能量微細度為殼層,逐漸形成了「同心,同半徑」的不同能量微細度同心球體。佛家稱它為「十法界」
參見:02【十法界】


「博姆的宇宙觀」,是什麼?
博姆認為,「自我意識;學習意識」最重要的功能是負責同殼層宇宙,以及各相鄰不同能量殼層宇宙的「建構;創生;組織;毀滅」等之機制。
請參見:「以能量海為心」的博姆宇宙觀示意圖








「以能量海為心」的博姆宇宙觀示意圖.JPG

















博姆認為:物質宇宙所獲得的「自我意識;學習意識」,將依意識場「振幅及頻率」的能量微細度不同而組合成不同殼層的宇宙。相鄰殼層的宇宙會彼此「回饋」訊息,當然也有可能「回饋」到更微細的下一個「相應」的能量殼層宇宙,或「回饋」到…。
博姆「回饋機制」,和佛家的「輪迴機制」,其實具有相同的涵意。
博姆認為各個相鄰的殼層宇宙,都以「回饋機制」進行學習意識場的「建構;創生;組織;毀滅」,因此層層「相鄰」的能量宇宙都是處於一種「動態平衡」的系統中。
#和博姆相同的想法,佛家也認為「第七識;第八識」「自我意識;學習意識」,是處於一種「動態平衡」的系統中,所以它們是累世的「意識」,也是今世的「意識」。它不但會影響個體今世的生命和生活狀況,也會影響到集體的社會環境狀況,甚至也會「輪迴」到來世。故云:「欲知前世因、今生受者是﹔欲知來世果、今生作者是」


4.回饋機制
「現代生理心理學的回饋機制」,是什麼?
現代生理心理學也有類似學習意識場的「回饋機制」,但不強調前世今生的「輪迴機制」
現代生理心理「腦」分成很多「微細振幅+高頻率」的學習意識場,如「意識區;覺前區;不自覺區;潛意識區…」等,而各區之間亦具有相關的網絡「回饋機制」,調控整個人的生理心理、甚至生命狀態,和博姆「回饋機制」或佛家的「輪迴機制」相似,只是用詞不同而已。
參見:12【「現代心理學 vs 唯識學」腦部的關連示意圖】


*第八意識是屬於「深層潛意識區」
#  依科學家的說法,「深層潛意識區」的心念波,振幅大小介於「次次」原子的微觀宇宙,它的生滅頻率是:
○ 依釋迦摩尼佛的方便說法,心念剎那生滅的時間變化是:每秒21萬6仟次(註:4彈指/秒×60剎那/彈指×900生滅/剎那)。
○依彌勒佛的方便說法,心念剎那生滅時間變化是每秒1600兆次,亦即:1.60×1016次/秒。
「深層潛意識區」,儲藏了「生命的超知覺能力;第六感能力;真覺能力;食;色;性;自我防衛;呼吸;心跳…」等。當然,這些意識場的彼此間,均具有相關網絡的「回饋機制」,調控整個人的生理心理、甚至生命狀態。
分子生理學的回饋機制」,是什麼?
*從分子生理學的觀點來看,身體的生理機構,也有很多不同「極高頻率+極微細振幅」的學習意識場,譬如:「DNA的意識場;細胞的意識場;腦神經的意識場;新成代謝的意識場;合成代謝的意識場…」等,彼此間亦具有相關網絡的「回饋機制」
物理學的回饋機制」,是什麼?
*從物理學的觀點來看,學習意識具足各種「頻率+振幅」的意識場,譬如:「粒子的意識場、原子的意識場、分子的意識場、各類各物的意識場…」等,彼此間亦具有「共振頻率」的相關網絡「回饋機制」


「回饋機制」,也是佛性能生萬法的所有相。
*不論從那一個觀點或理論來看,學習意識都是佛性能生萬法的所有相。
*佛家所說的「成所作智;妙觀察智;平等性智;大圓鏡智」等,都是指被「無明業力;妄想執著」障礙不同程度的學習意識場吧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