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戒學 定學 慧學 佛智 世間智 後得智 覺」,是什麼?

「戒學  定學  慧學  佛智  世間智  後得智 覺」,是什麼?
1.「戒定慧」三無漏學,三者一體,作用同時
●「戒定慧示意圖」,是什麼?
「戒定慧」的修行示意圖.jpg


「戒定慧的修行示意圖」,目的是方便觀察,但修行上,「戒定慧」是一體的,作用是同時的。
「戒定慧」的修行示意圖顯示,不論任何宗派的修行,不可能離開「戒定慧」三個重要元素。
#示意圖中特別顯示「應該注意的修行項目」,提供讀者參考。
#佛法講的是「一即一切;一切即一」,所以萬法看似各自獨存,但其「體」卻是同一個「如來性體」,是不可分割的。
#在修行上,「戒定慧」亦為一體,不可分割。
因「戒」得「定」。
「戒」,就是「不可說不該說的話;不可做不該做的事;不可想不該想的事」
因「定」生「慧」。
「定」,就是「如如不動;無事無念;對境不落境+對心不住心;…」
○因「慧」「無上正等正覺」
「慧」,就是「清淨心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
△當「清淨心」到達「絕對境地」,即成就佛道。
●「三無漏學」,是什麼?
「三無漏學」,就是「戒定慧」三學。
「三無漏學」,是佛教術語,分別指「增上戒學;增上意學;增上心學;增上慧學」「無漏」,是指不會耗損「心能」,具足圓滿的「心能」,才可達到「解脫生死;解脫煩惱障」、得到「漏盡通」
Δ《楞嚴經》曰,「攝心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是則名為三無漏學」
*《長阿含經》云,「修戒獲定」,得大果報。「修定獲智」,得大果報。「修智心淨」,得等解脫,盡於三漏。
*《六祖壇經》云,「須知一切萬法,皆從自性起用,是真戒定慧法」
*佛法不離「戒定慧」,離「戒定慧」不是佛法。
●「戒定慧一體」,是什麼?
「一體」,就是不可分割,在「一真法界」中稱它為「不二法」,在「一真」中稱它為「不二」
#真佛法是「體相用」一體的。所以「戒定慧;苦集滅道…」都是一體的,都是如來性體應生的所有相。
禪宗是以「參禪+戒定慧」為一體,做為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淨土宗是以「專念阿彌陀佛+戒定慧」為一體,做為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淨土宗稱此法門為「橫超;頓修;頓證」的修行法門。
2.戒學
●「戒」,是什麼?
「戒」,廣義是「防非止惡」就是嚴禁「身;口;意」三方面「做壞事;說壞話;想壞事」。故古文譯「戒」「清涼」,它能使人的心地得到「清涼」
「守法」,只是「戒」的一部分,只靠「守法」,是不能形成祥和社會的。最重要的是「守住清淨心」
#佛法常用的「通戒」是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
●「身戒;口戒;意戒」,是什麼?
「身戒」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。
「口戒」: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兩舌。
「意戒」:不貪、不瞋、不癡。
●「以戒為師;以苦為師」,是什麼?
「以戒為師」,就是以「身戒;口戒;意戒」為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#佛門常說,若不嚴格守「戒」,則「一念瞋心起,火燒功德林」
淨空法師亦說: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。故說,「守戒」是留住「福報」的根本要件。
「以苦為師」,就是在修行歷程「不怕吃苦頭;不怕磨練身體」,再苦的修行也要堅持到底。
3.定學
●「定」,是什麼?
「定」就是「不起心不動念」就是「安住;如如不動…」
在生活實踐中,為何會發生種種的「煩惱;妄想」?大都數的原因是:「定力不足,思想紛擾」所造成的,所以必須努力學「定」。唯有「定」,才能轉散亂為集中,轉愚痴為智慧,轉痛苦為安樂。
#依《金剛經》的標準,「定」「不取予相,如如不動」
依《壇經》的標準,「定」「外於一切境緣,心念不起」
依一般的說法,「定」是:「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;一心不亂;隨緣自在;萬緣放下;對境不落境,對心不住心」
#《壇經》云,「外離相為禪;內不亂為定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,是真定也」。又云,「定慧一體,不是二。定是慧體,慧是定用;即慧之時定在慧,即定之時慧在定」
神秀大師說:「諸惡莫作名為戒,諸善奉行名為慧,自淨其意名為定」
「定」,是安心的不二法門。
*佛說,「定慧等持」,而一切善法,都是從「定慧」中生起的。
●「欲界定」,是什麼?
「欲界;色界;無色界」為三界。「色界定」,涵蓋「六道」
「欲界」的訊息場微細度最粗。故「欲界」的心地污濁率約「100%~85%」。參見:「色蘊、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簡表
○離開「欲界」才能進入「色界」,離開「色界」才能進入「無色界」
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簡表.jpg


●「色界定」,是什麼?
「色界」,係指超越「欲界」之欲念,但還未脫離「色身」的障礙。「欲界」之欲念,含「食色;男女…」之欲念。
「色界」的心地污濁率約「85%~70%」
○生於「色界」之眾生都是「化生」
●「無色界定」,是什麼?
「無色界定」,依各自修習禪定之力的差別,又分為:「空無邊處定,非想非非想定,無所有處定,識無邊處定」
「無色界定」的心地污濁率約「70%~55%」


●「四禪八定」,是什麼?
「四禪八定」,涵蓋「色界定+無色界定」。但所有的禪定,都未出離三界,亦有「生死輪迴」
#能離開三界,又能自在的入三界,才算是解脫;解脫生死輪迴」
●「九次第定」,是什麼?
「九次第定」,是指比「四禪八定」更微細的禪定,俗稱「滅受想定」
*依《壇經》的標準,「九次第定」是指「止息一切心識之定」,是「至極之禪定」。證得此定,「能斷見思煩惱」,而證阿羅漢果,超出三界,了脫生死。
「能斷見思煩惱」,依《金剛經》標準,是指「空四見」
#修「滅受想定」者,當功夫成就時,可滅盡一切「色受想」三蘊,意即:六識的心所會自動生不起,自動無見聞覺知,出入之息也盡。
4.慧學
●「慧」,是什麼?
「慧」,就是清淨心,就是純度超越95%的清淨心,異名是「般若;般若智慧;大智慧」
「智慧」必須從「定」中獲得。一般的說法是:從「寂定」的如來性體起用,就是「般若;慧;智慧;大智慧…」
Δ「慧」,表示「心中不執著法相、亦不執著非法相,一切妄想執著的障蔽已被掃除、淨化」,其清淨純度超越95%,有如清澈的鑽石,並且現出閃礫的光芒,所以智慧的通透度極佳。
Δ「慧」,表示「一法不立、一法不存」,故《永嘉證道歌》亦云,「不見一法即如來,方得名為觀自在」。一法不立的法界,就是「涅槃寂靜;常寂光淨土;佛地」
*《金剛經》說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。此「實相」就是般若;金剛般若;慧;智慧;大智慧…
●「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」,是什麼?
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…」,就是「如來性體」直接起用的「性能;心能」,又稱「攝用歸體、由體發用」
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…」,依據《六祖壇經》的說法是:「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。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」
Δ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」,其異名是:「自性;佛性;空慧;大圓鏡智;實相;大智慧;如來智慧、清淨心…」
Δ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…」,又稱為「空慧;如來智慧…」
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…」,依據《智度論》四十三的說法是:「般若者,秦言智慧。一切諸智慧中,最為第一,無上無比無等,更無勝者」
Δ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…」,依據《智度論》八十四的說法是:「般若名慧,波羅蜜,名到彼岸」
Δ大智慧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…」,依據《法華義疏四》的說法是:「無境不照,名為波若」
●「佛智 vs 世間智慧」,是什麼?
「佛智」又稱為「出世間智,出世間上上智」,和「世間智慧」是不一樣的。
「世間智」,是代表凡夫外道之智。它的特徵是,於一切法分別種種,執著有無,不能出離世間。
「出世間智;佛智」,初級者是「捨識用根」,是代表聲聞緣覺二乘之智。高級者,則是「捨根聞性」,亦即「攝用歸體、由體發用」的真實智慧。此智代表佛菩薩之智也。它的特徵是,能發無漏智,照偏真之四諦,能出離世間。
「佛智」「世間智慧」(又名:俗智俗慧、世間凡智)的區別,如下表:
「般若智慧 vs 俗智俗慧」比較表.jpg


●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是什麼?
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又名「佛智」
參見:【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】
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.jpg
●「大圓鏡智」,是什麼?
「大圓鏡智」,具足遍周法界、究竟圓滿、無住的「清淨心智;般若;般若智慧;佛智;無上正等正覺;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
#大圓鏡智的「大」:表示者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。
#大圓鏡智的「圓」:表示理事圓滿、究竟圓滿。
#大圓鏡智的「鏡」:表示如鏡子那樣,物來即應、過去不留。
○得「大圓鏡智;般若智慧」者,用心若鏡,事來則應,過去不留。
○得「大圓鏡智;般若智慧」者,能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,循業發現。
「大圓鏡智」,就是「攝用歸體+由體發用」的智慧。它能照天照地,能照見五蘊皆空,能度一切苦厄的。
#《壇經》云,「智慧觀照,內外明徹,識自本心。若識本心,即是解脫」
*那要如何才證得「大圓鏡智」呢?放下「妄想;執著」而已!
●「智」,是什麼?
「智」,是由「知」「日」所組成的,其意涵可以解釋為:
「智」,代表知道「太陽」無私的普照大地,帶給大地能量和生機﹔知道「太陽」的高高在上,自己的渺小,故「心量廣大,周遍虛空法界」
「智」者,知道太陽高高在上,而自己卻是很渺小,所以具有無比的「真誠心」「謙卑心」。當然也可以解釋為:
Δ「一個智」者,具有「慈悲心;平等心」,就像陽光普照那樣,帶給人們無限的光明與溫暖;或…等。
Δ 「一個智」者,其見識、心量是無量無邊的。
Δ「一個智」者,其見識、心量是無量無邊的。古德也說「智者樂山;仁者樂水」,所以一個智者,必定是一個「高高山頂立,深深海底行」的行者。
Δ「一個智」者,做人處事的態度,必然沒有偏執、沒有成見、也沒有任何障蔽、是光明磊落的,做事的方法是不二的、是圓滿的。
●「三智」,是什麼?
「三智」,就是「一切智;道種智;一切種智」。三智為一如者,「佛」也。依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載:
「一切智」,是聲聞緣覺之智,即知一切法之總相者,總相即空相也。
「道種智」,是菩薩之智,即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。
「一切種智」,代表通達「一切智;道種智」,故又名「一切智智;佛智」
#《大日經疏》曰:「一切智智,如實了知,名為一切智者」
#《仁王經》曰:自性清淨,名本覺性,即是諸佛「一切智智」
●「分別智」,是什麼?
「分別智」,是離心意識後的智慧。獨頭意識的「分別智」,是粗的「分別智」。
《六祖壇經》中,有一段惠能玄覺對「分別亦非意」的絕妙對話。
(1)玄覺說,生死事大,無常迅速。
(2)惠能說,何不體取無生,了無速乎?…。之後玄覺就想告辭。
(3)惠能說,返太速乎?
(4)玄覺說,本自非動,豈有速耶?
(5)惠能說,誰知非動?
(6)玄覺說,仁者自生分別。
(7)惠能說,汝甚得無生之意。
(8)玄覺說,無生豈有意耶?
(9)惠能說,無意誰當分別?
(10)玄覺說,分別亦非意。(註:意,就是意根,即第七意識)
●「後得智」,是什麼?
「後得智」,又名「權智」,即根本智起作用所應生的智慧。
根本智又稱總相智,一切法皆以總相為相,由總相生出無量差別相,差別相為後得智
華嚴經云,一即一切,一是根本智一切即一,一切是後得智
如實知實相無相,無相是根本智」;實相一切相,一切相是「後得智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