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」,是什麼?
一.鬆禪念佛成佛法門
●「有禪有淨土,猶如帶角虎」,是什麼?
*永明禪師在淨土與禪一文中,明確提出「禪淨同修」的主張,如下:
「有禪無淨土,十人九蹉路;陰境若現前,瞥爾隨他去。無禪有淨土,萬修萬人去;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有禪有淨土,猶如帶角虎;現世為人師,來生作佛祖。無禪無淨土,鐵床並銅柱;萬劫與千生,沒個人依怙。」
●「鬆透全身的特徵」,是什麼?
*「鬆透全心」的特徵是:全心「不緊繃,無事無念,了了分明,讓妄念來去自如,不加干擾…」的狀態。
*「鬆」的外在特徵是:
#全身保持「有氣無力的放鬆狀態」。
#全身保持「暖呼呼的狀態」。
●「鬆的實相經驗特徵」,是什麼?
*第一種「鬆的實相經驗」:。
#是一種「精氣神飽滿」的實相經驗。
因為在「鬆」的當下,肌肉間、細胞間…等,完全處於「有氣無力」的狀況,當下「心能;體能」的消耗極少,那就是一種「精氣神飽滿」的實相。
*第二種「鬆的實相經驗」:
#是一種「整天做事、整天無事、心中無障無礙」的實相經驗。
#聖嚴法師的云,「無事忙中老,空裡有哭笑,本來沒有我,生死皆可拋」。
●鬆禪的「禪」,是什麼?
*「禪」,由代「示;單」組成。
#「禪」,代表「最簡單的心;心不散亂;攝心一念,專注於所緣;一心;不二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。
●「鬆禪念佛」,是什麼?
*「鬆禪念佛」,就是在「絕對一心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鬆禪態條件下:「用鼻孔做『吐納氣功』+用鼻腔做『阿彌陀佛』的淨念相繼金剛念頌+了了分明的『返聞』自己所念的佛號」等元素共同組成。
●「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」,是什麼?
*鄭顯黎老師將「鬆;禪;氣功;憶佛念佛;返聞」等元素匯集成一個法門,稱為「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」。
*「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」,就是在「定慧不二」的椎架上,由「鬆+禪+吐納氣功+憶佛+用鼻腔做金剛念頌『阿彌陀佛』+返聞」等元素匯整而成的。
#「憶佛+用鼻腔做金剛念頌『阿彌陀佛』」的內涵是依大勢至菩薩在《楞嚴經‧卷五》所說的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為主軸,以「鬆禪吐納」的氣功工夫做為輔助。
詳細參見:【鬆禪念佛成佛法門示意圖】
●鬆禪念佛成佛法門的「初階段步驟」,是什麼?
(1)第一階段:
身心鬆透下吸飽一口氣,隨「念佛機或自己」用鼻腔啍唱「阿彌陀佛」,保持心中的佛號「不中斷+不夾雜+不懷疑」。同時用「耳根圓通」的方法「返聞佛號」,直到這一口氣吐到扁腹、吐盡。然後閉氣2~3秒(但心中的佛號不能中斷)後,再「讓鼻孔自然納氣」。重復(1)的步驟至少30分鐘。
第一階段的果報:
(1)技術成熟後,會產生「腹腔+胸腔+頭腔」的共振波。好的「共振波」氣能,可以灌注到每一個(或60兆)細胞上,並且可以打破全身不均勻的「氣能波壓場」,打通全身經絡和神經傳輸系統的「能量障蔽」,恢復暢通的訊息場。
(2) 有「事一心」的現象產生。
(3) 有「光點」的現象產生。
(4) 可能有「身心虛豁」的現象產生。
(2)第二階段:
一切法不用,身心鬆透的「坐禪→ 觀音→ 觀自在」,至少30~60分鐘後,可能會產生以下重要的果報現象:
(1)有「身心虛豁、無事無念」的現象產生。
(2)有「見佛;悟空」的現象產生。
二.鬆禪念佛成佛法門的「中階;終階」成就
●鬆禪念佛成佛法門的「中階成就」,是什麼?
*中階的成就是:全身「有氣無力,有暖相,有樂相,有輕相」,相當於契入四加行的「煖;頂;忍」境界。就心地而言,有:「事一心不亂;理一心不亂」的覺知,敘述如下:
●「煖相」,是什麼?
*「煖相」,由腳湧泉穴、海底穴、丹田…一直往上散布全身。
●「樂相」,是什麼?
*「樂相」,由內心生起,一切的喜樂都是「由零開始」產生,因此處處皆樂。
●「輕相」,是什麼?
*「輕相」,身輕如燕,而且走路時腳底好像有層氣墊。
●鬆禪念佛成佛法門的「終階成就」,是什麼?
*鬆禪念佛成佛法門的終階成就,是「成就佛道」。
#「暖相;樂相;輕相」的體會,就是「鬆;輕;放」的體會。進一步,會契入「鬆透全身」的體會,再到「氣功態」的體會,最後會契入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體會。並且在這些體會中,保持不停地「淨念相繼」的金剛念頌佛號,自然會產生「虛→空→見性→成佛」。
#依《楞嚴經‧卷五》所述:「…若眾生心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,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。
#《徹悟大師遺集》則指出,「一切法門,以明心為要。一切行門,以淨心為要。然則明心之要,無如念佛。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。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