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學佛 6543210」,是什麼?

「學佛 6543210」,是什麼?
1.學佛的目的
●「學佛的第一個目的」,也可以說是:了脫「妄心」,找回「本心」。
「本心」,就是「清淨心;本覺;大智慧;…」。依《壇經》的標準,「本心」具足「本自清淨,本不生滅,本自具足,本無動搖,能生萬法」的特性。
#所以「學佛的第一個目的」,就是找回「清淨心;本心;本覺;大智慧…」,過著「自己作主,不受『妄想分別執著』挾持的自由自在生活」
「妄心」,就是「識心;想東想西的心;掌控的心;執著的心;…」
「妄心」,就像蒙塵的「珍珠;本心」,失去了光輝;
「妄心」,就像套入刀鞘的「吹毛劍;本心」,失去了鋒利;
「妄心」,就像被透明彩色紙障礙的「陽光;本心」,失去了原來的光芒。
但眾生卻「自迷」而不知。
「本心」「妄心」,是一如的,參見:【「本心 vs 妄心」示意圖】


「真心 vs  妄心」示意圖.jpg
●「學佛的第二個目的」,就是:「勝解如來真實義
「勝解如來真實義」,就是契入「實相無相;真實不虛;不生不滅;常寂光淨土;…」的如來真境界,才能真實勝解如來真實義。依老師的說法,就是契入「悟空 →悟能 →悟淨」
「勝解如來真實義」也可以是:
○證悟「我身即是佛身;我心即是佛心」
○證悟「法性;法相」不二。
○證悟「體;相;用」不二。
○證悟「不一不異」的佛性。
○證悟「如來性體」
○證悟「清淨;平等;覺」
○證悟「覺;正;淨」
○證悟「心;佛;眾生」三無差別。
○證悟…等。
● 「學佛的第三個目的」,就是:「證悟如來性體
「證悟如來性體」的條件,就是:「離煩惱障、離所知障」
「證悟如來性體」的條件,就是:「離見思煩惱障、離無明煩惱障」
「證悟如來性體」的條件,就是:「離相離念;離相離見;離妄想分別執著」
「證悟如來性體」的條件,就是:「一法不立;一絲不掛」
「證悟如來性體」的條件,就是: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
「證悟如來性體」的條件,就是:「如如不動,不取於相」
「證悟如來性體」的條件是:「心地清淨度」達到95%以上。
參見:【十法界「心念波微細度、障礙度」的方便說】
2.學佛的簡易流程示意圖
●「學佛的簡易流程示意圖,是什麼?
「學佛的簡易流程示意圖」,最主要的元素是「戒;定;慧」
參見:【「戒定慧」的修行示意圖】
「戒定慧」的修行示意圖.jpg


「戒;定;慧」本為「一如」,但為方便說,暫且分別陳述如下。
○《六祖壇經》神秀大師說:「諸惡莫作名為戒,諸善奉行名為慧,自淨其意名為定」
●「戒,是什麼?
「戒」,就是嚴禁「身、口、意」三方面「做壞事、說壞話、想壞事」。故古文譯「戒」「清涼」,它能使人的心地得到「清涼」
「戒」,就是「不做不該做的事+不說不該說的話+不想不該想的事」
●「定,是什麼?
「定」,就是「安住;不起心、不動念;如如不動;…」「定」的梵語叫「三昧」,或稱「禪那、禪定」「禪那」又譯為「靜慮」
「定」,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不取予相,如如不動」
○有「定」,才能「修慧」
●「慧,是什麼?
「慧」,就是「清淨心;本覺;大智慧;般若;…」「清淨心;本覺;大智慧…」,就是「萬緣放下;絕對一心」當下產生的。
《六祖壇經》的說法,大智慧就是「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。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,即是般若」
「般若;般若智慧;金剛般若;大智慧」等,是不同於「俗智俗慧」的。
參見:【「般若智慧 vs 俗智俗慧」的比較表】


「般若智慧 vs 俗智俗慧」比較表.jpg
3.「6543210」,是學佛「方法、概念、原理原則」的代名詞
● 前言
*經典說,學佛的法門有八萬四仟種法門。
「八萬四仟」是代表無量數,因此無人能學盡一切法門的。共實也不必學盡一切法門,只要能將「信解行證」融和為「一如」,並且依「一門深入」的教理修行,不但可以「明心見性」,並且可以契入佛地。
● 「6543210,是什麼?
「6543210」中的每一個數字,至少可以代表一種學佛的「方法;概念;原理原則」,譬如:
「6」,代表修「六度波羅密」法門。
「5」,代表修「五蘊皆空」法門。
「4」,代表修「四念處」法門。
「3」,代表修「體相用;三法印」法門。
「2」,代表修「空有不二」法門。
「1」,代表修「萬法歸一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憶佛念佛法門」法門。
「0」,代表修「身心歸零」法門。
*學習者可從中「選取;組合」一個法門,再依「信解行證;一門深入」的修持,即可見性。
#千萬不要在萬法中流浪。
4.「6543210」的簡要內涵
●「6」,是什麼?
「6」,可以代表「六度波羅密修」


六度波羅密的內涵示意圖.jpg


「波羅密」(Paramita),意為:「到彼岸;度;度彼岸」。用通俗的話講,就是功夫到家了、究竟圓滿了。為證悟諸法實相,心地的清淨度必須可以「從生死之此岸,達到涅槃解脫的彼岸」
「六度波羅密」,就是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」等六個波羅密,是菩薩修行成佛的法寶。《宗鏡錄》云,「五度如盲,般若如導」
參見上頁:【六度波羅密的內涵示意圖】
#一門深入的修持「六度波羅密」,如上圖所示,當成就時,即可見性。


「6」,亦可以代表「六妙法門」,又名「安那般那法門」
「六妙法門」,含:「數息→隨息→止息→觀息→還息→淨息」等六個步驟。
#依「戒定慧;六妙法門」修持,當成就時,即可見性。
詳見:04【六妙法門】


●「5」,是什麼?
「5」—代表修「五蘊皆空」。五蘊,就是「色受想行識」,代表大宇宙的萬有,也代表小宇宙的萬有。
#依「戒定慧」,一門深入的修持「五蘊皆空」,當成就時,即可見性。
參見:04【五蘊 vs 五蘊皆空】
●「4,是什麼?
「4」—代表修「四念處」「四念處」,即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」
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」,屬於五蘊中的「色受」二蘊。
「觀心無常」,屬於三法印中的「諸行無常」
「觀法無我」,屬於三法印中的「諸法無我」
#依「戒定慧」,一門深入的深觀「四念處」,當成就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皆空,即可見性。
●「3,是什麼?
*「3」—代表「戒定慧;體相用;三法印」「戒定慧」,又稱為「三無漏學」,是一切修行的準則。
       #「體相用」,又稱為「三大」,是宇宙有的總稱。
       #「三法印」,即「諸行無常印,諸法無我印,涅槃寂靜印」,是驗證一真法界的三則標準。
  #以「戒定慧」為修行的準則、綱領,在「三大;三法印」中,選擇其中一項,做一門深入的深觀 →觀照,照見其「真實義」,達到「三大;三法印」一如,即可見性。
參見:03【三法印】


●「2,是什麼?
「2」—代表修「空有不二」,亦即「空與有」是一如的。
#《心經》云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就是「空有不二;空有二而不二」,是一如的。
*《金剛經》云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,這就是「空與有」不二,是一如的。
「如來性體」「所有相」,亦是「二而不二」,是一如的。
#所以,眼耳鼻舌身意和本心,是「二而不二」,是一如的。
#《宗鏡錄》云,「如金作器,器器皆金;如鏡現影,影影皆鏡」
「不二」的想法,就是一元論的想法,就是平等性智的想法,無分別心的想法,中道思想的想法。
「不二」,就是「不生不滅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不來不出」
「不二法門」,就是「一體、中道…」的想法,亦即離心意識(或一真法界)當下的想法。
#依「戒定慧」,深觀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或深觀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,或深觀「色空一如;性相一如」,即可見性。
參見:04【不二法】


●「1,是什麼?
「1」—代表「一門深入;萬法歸一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憶佛念佛法門」法門。。
「一門深入」的功夫,必須在「定」中先求「萬法歸一」,就是將「心念」止於一念上。
淨空法師說「佛法工夫,全在於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
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憶佛念佛」,可以歸為:「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」。
參見:16【禪;鬆禪吐納;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】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●「0;歸0」,是什麼?
*一切法門,都必須「身心歸零」,才能「見性」
歸零或「歸0」,代表契入「如來心體;本心;自心」
老師說,放下身心世界,連呼吸心跳也要放下,讓一切還給一切,法住法位,那就是「法無我、無我法」,這樣就叫做「歸0」,做到了,就可以「見性」
「憶佛念佛」,要念到身心歸零或「歸0」
*如來心體,就是「身心歸零」時的心體。
#學佛,就是要回復自心本具的「如來心體」
「如來心體」的別名是:「如來、如來心體、真如、真如自性、自性、本心、真心、本來、本來面目…」等。
「如來心體」的特性
△依《中論》所云,具有:「不生不滅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不來不出」
△依《心經》所說,具有:「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
 △依《壇經》說,具有:「本自清淨,本不生滅,本自具足,本無動搖,能生萬法」等五項特性。
        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