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心經的觀自在 自性 知見立知」,是什麼?

「心經的觀自在   自性   知見立知」,是什麼?
1.《心經》觀自在的「觀」
●「觀」,是什麼?
「觀」,依經典的定義,就是用「肉眼;天眼;慧眼;法眼;佛眼」去看。這五眼能接受的訊息波微細度範圍不同,如下:
(A)「肉眼」,能接受的範圍是:「分子~巨觀」大小的微細度。
(B)「天眼」,能接受的範圍是:「原子~巨觀」大小的微細度。
(C)「慧眼」,能接受的範圍是:「次原子~巨觀」大小的微細度。
(D)「法眼」,能接受的範圍是:「次次原子~巨觀」大小的微細度。
(E)「佛眼」,能接受的範圍是:「次次次原子~巨觀」大小的微細度。
*從另一個角度說,也可以把「觀」區分成「觀;止觀;觀照;照往;照見」等層次。當然也可以把「觀」轉化成「覺」的層次。
參見:【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】
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.jpg
●「止觀」,是什麼?
「止觀」,相當於「止於一境;定於一境;不起心+不動念;正覺;天眼」階段的「看」
「止觀」,是心地歸零以後的「看」,但歸零的「量」有差異,才有不同的層次。
「止觀」,也相當於用「天眼看;捨識用根」的看。此時的「心」類似:
(1)達摩祖師所說的:「外息諸緣,內心無喘」,但尚不穩定。
(2)六祖惠能所說的: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
(3)虛雲和尚所說的:「萬緣放下,一念不生」
(4)一般禪家所說的:「滅受想」的定境。
*修持「止觀」的方法:
(1)首先把心綁在一個「一念;一緣;一境…」上,練習「捨識用根;捨根聞性;不起心不動念」。或:用獨頭意識做「觀;止觀」,亦即「離情執(即:第七意識)」下用「獨頭意識;邏輯論證」的方式做「觀」。此方法較純熟時,可以「淡化;伏住」情執意識,契入「事一心不亂     →理一心不亂」
(2)當「止觀」的功夫較純熟時,至少可以契入禪宗所稱「明心;少量見性」的階段,亦即「見性的量」較少或較不穩定,但「見性的質」與佛相當。


●「觀佛相」,是什麼?
*觀「佛相」,就是把「心」安住在一尊佛像上,達到「事一心不亂」
「事一心」,心地的清淨度契入「次原子」的微細度,但尚有「能所」存在。
*觀「佛相」,具「安心」的教化功能,可以從「佛相」感受到佛的慈悲心,可以鼓舞「內心反省、見賢思齊、感恩、慈悲、保佑…」等的心理作用。
「觀想觀世音菩薩;膜拜阿彌陀佛…」等,不但可以反省自己所處的境界,當到達「止觀」境界時,更會感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,因此「心」就會安定下來,形成「安心法門」,更會讓信眾對佛菩薩的告誡,產生「信願行」
●「觀照」,是什麼?
(1)觀照的「觀」,相當於「明心;事一心不亂;慧眼;淺層正等正覺;次原子微細度」的階段「看」
(2)觀照的「照」,相當於「了了分明」
「觀照」,相當於「事一心不亂;了了分明;次原子微細度」「看」
(3)當「心的清淨度」達到「事一心不亂;次原子微細度」的境界,就稱為「觀照」
「觀照」的功夫,相當於禪宗「得定;明心」的境界。亦相當於用「慧眼」的階段,或用「捨識用根」的階段,或伏住「四相」的階段。
(4)當「止觀」的功夫深化,能定住在一個「念頭;境界」上,同時可以伏住「我相+人相+眾生相+壽者相」,這叫做「事一心不亂」,教下稱它為「觀照」,宗門(禪宗)則叫做「得定」
●「照住」,是什麼?
「照住」「住」,就是「安住」
「照住」,相當於「深度得定;理一心不亂;法眼;深層正等正覺;次次原子微細度」階段的「看」
「理一心」,契入「能所雙亡;次次原子微細度」的境界。
#當「心的清淨度」達到「理一心不亂;次次原子微細度」的境界,就稱它為「照住」
「照住」階段,相當於禪宗「初階見性」的境界。亦相當於用「法眼」看的境界,或用「捨識用根;正等正覺」看的境界,或伏住「四見」看的境界。
「照住」階段,相當於禪宗「初階見性」的境界。亦相當於用深層「法眼」看的境界,或用「捨識用根;深層正等正覺」看的境界,或伏住「四見」看的境界。
#訓練「照住」的方法,有:
(1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能契入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該怎樣做就怎樣做」
(2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契入:「無住+生心」?
(3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契入:「能所雙亡」?
(4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契入:「對境不落境+對心不住心」?
(5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契入:「對境心不起」?
(6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契入:「不取於相+如如不動」?
(7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契入:「自在+隨緣」?
(8) 觀看自己的心是否契入:「無實無虛﹔空有不二」?
●「照見」,是什麼?
「照見」「見」,相當於「了了分明;佛眼」階段的看。
「照見」,相當於「了了分明;悟空→悟能;悟淨(少量)」階段的「看」
#  「悟空」階段,就是「萬緣放下;能所雙亡;見空性」的階段。
 「悟能」階段,就是「能生萬法」的階段。
#  「悟淨」階段,就是契入「佛地;涅般;常寂光淨土」的階段。
「悟淨」階段,當「心的清淨度」達到:「絕對理一心不亂;次次次原子微細度」的境界,就稱為「照見」階段。
「悟淨」階段,相當於禪宗的「悟空;見性;能所雙亡」階段。
「悟淨」階段,相當於《心經》的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階段。
「悟淨」階段,相當於《金剛經》的「空四相→空四見」階段。
「悟淨」階段「見性的質」和佛一樣,但「見性的量」則稍不足,猶如「初一 vs 十五」的月亮一樣。所以需要「悟後起修」。才能入「悟能」階段 →「悟淨」階段。
「照見」「照」,代表陽光照遍一切處,內涵是具足「了了分明;佛知佛見」
#當「照住」的功夫成片,可以同時「觀照」遍一切處的境界時,就是「照見」
「照見」的對象,除「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」外,尚有更微細、藏在心田的「三細種子;能藏;所藏;執藏」
*最深層的「照見」,就是遍一切處的「觀」
#最深層的「照見」,就是「絕對一心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「觀」。
#最深層的「照見」,就是《金剛經》「無相」「觀」
#最深層的「照見」,就是「攝用歸體+由體發用」「觀」
○故「觀」的微細度契入「次次次原子大小;佛地」的範疇。
2.《心經》觀自在的「自在」
●「 觀自在的『自在』,是什麼?
「自在」,是指「本來就存在;絕對」「在」,那是屬於「本心、真如、自性…」「自在」。因此「自在」的異名,經典上有「如來;佛性;本心;本心如來;自性…」
「自在」的定義,就是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;無來無不來;來而不來,不來而來;如實而來;如諸佛而來…」
淨空法師用電視上的影像詮釋「自在」為:「來而不來,不來而來」
*佛家亦說的「自在」,是指「心體無滯+來去自由」的自在,是一個「絕對的;圓融的」生命境界。
#佛家講的「自在」,是「離心意識;絕對圓融」「自在」
老師詮釋「自在」為:「本來就存在,不是因存入而存在」
*世間法所說的「自在」,是受制於「七情六慾」的自在,是「自以為是」的自在,是「有我」的自在,是「隨心所欲、心隨境轉」的自在,因此世間法所說的「自在」,是屬於「對立;相對」的生命境界。
*佛法的「自在」和世間法的「自在」,兩者的差別,在於有無摻雜「心意識」
3.《心經》的「觀自在;觀自在菩薩」
● 「觀自在;觀自在菩薩」,是什麼?
「觀自在;觀自在菩薩」,當兩者可以代表相同義涵時就是契入「定」境中找「隨緣不變+不變隨緣;常樂我淨」「本心;自性」
#當「觀自在菩薩」「菩薩」解釋為「覺性;本心」時,則「觀自在;觀自在菩薩」代表同義。亦即代表那個「自由自在;能生萬法」的覺性、本心。佛家稱此為「正等正覺 → 無上正等正覺」
#凡夫的「心;本心;覺性」都是被自己的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所障礙、所綁架,面對「境緣」時不能隨緣自在,因此需要「觀自在」
●當「觀自在菩薩」解讀為「觀世音菩薩」時,會怎樣?
*一般解讀「觀自在菩薩」「觀世音菩薩」,則其內涵為「二元」的想法。代表有一個「我」,有一個「觀世音菩薩」
#本文則解讀為「一元」的想法,即:觀察自己這顆隨緣不變的「心;本心;覺性」,並且將它用在日常生活中。
4.知見立知
●「知見立知,是什麼?
*每個眾生都具有本自具足的「本心;自性;佛知佛見」,但因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「立知」,也就是把「佛知佛見」據為己有,建立自以為是的看法、想法。故說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故,不能證得」
「知見立知」,就是將「佛知佛見」轉為「我;人;眾生;壽者」的知見。因此產了無量無邊的「妄想+執著;煩惱障+所知障;無明煩惱+塵沙煩惱+見思煩惱;貪痴慢疑;財色名食睡…
*依《楞嚴經》云,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;知見無見,斯即涅槃
●「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,是什麼?
知見立知,就是一切心念都是以「貪瞋痴慢疑;財色名食睡;名聞利養權…」等為追求的目標,因此能生萬法的「知見」反而被這些「心念」綁架,不但不能「能生萬法」,反而產生了無量無邊的「煩惱障+所知障;無明煩惱+塵沙煩惱+見思煩惱…,那就是知見立知」
知見立知」的果報,就是產生了無量無邊的「心意識;意識心;妄想+執著;煩惱障+所知障;…。故云:知見立知,即無明本」
○《禪宗直指》云,「凡夫一念覺,即一念是佛。佛一念不覺,即一念是凡夫。佛與凡夫,只在覺與不覺而已」
●「放下知見立知,是什麼?
*六祖惠能說:「惠能沒伎倆,不斷百思想;對境心數起,菩提作麼長」。所以惠能告戒我們,對境時務必要「放下心意識,保持無事無念」,那就是「放下知見立知」。所以又說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
#每位凡夫面對境緣時,當然會生起很多「妄心;百思想」(即:妄想+執著;學習意識),但不用怕,只要堅持「不住;放下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;清淨心;…」「妄心」就不會起作用!「覺性」就會慢慢的顯露出來。
○故《金剛經》云:「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
#主張「不住;放下﹔…」的經典和大德很多,譬如:
○《永嘉證道歌》亦云:「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