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三法印 諸法無我 諸行無常 涅槃寂靜」,是什麼?

「三法印  諸法無我  諸行無常  涅槃寂靜」,是什麼?
1、三法印
●「三法印」,是什麼?
「三法印」,就是「諸行無常;諸法無我;涅槃寂靜」,是「鑑定」是否符合「佛法真實義」的三個判準。
「三法印」,是適用於「十法界」的三條基本原理,因為它符合:「本來如此;必然如此;普遍如此;永恆如此」等四個宇宙的真理法則。
●「三法印的原理」,是什麼?
「三法印」的基本原理是:「本來如此;必然如此;普遍如此;永恆如此」等四個真理法則。
#透過「三法印」,可以透視佛法的「基本結構;基本機制;基本內涵」
《道德經》只有五千字,就能把天下最核心的事物內涵展示出來,為什麼?因為它講的內涵符合「本來如此;必然如此;普遍如此;永恆如此」等四個真理法則,科學上則稱此為:「原理;定理」(principle)。
○同樣用四句偈,亦可以說佛法的全部內涵,如下:
(1)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修成正果後的第一句話就是:「奇哉!善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」
(2)「諸行無常;諸法無我;涅槃寂靜」,是透視佛法「基本結構;基本機制;基本內涵」的三條基本真理法。
(3)《宗鏡錄》云,一切法從心起,故所起無體」
(4)《金剛經》亦云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
(5)「絕對一心,眾生是佛」,代表立地成佛。


●「印」,是什麼?
「印」,是代表「印鑑;標準;判準」
「諸行無常;諸法無我;涅槃寂靜」,這三條基本真理法則可以做為「鑑定」佛法真偽的「印鑑;標準;判準」
符合「三法印判準」的根本佛法,是什麼?
*符合「三法印」判準的根本佛法,就是「佛的憲法」
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,「佛的憲法」
○因為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的心地,是「清淨平等覺;平等性智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對境不落境+對心不住心;…」
○當心地所看到的是「眾生是佛」,那你的「心」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空四相;空四見」「心」。當下,「你;我;它」都是佛。
*符合「三法印」判準的基本佛法有: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;緣起法;不二法;…」
(1)基本佛法: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
參閱:11【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】


(2)基本佛法:「緣起法」
參閱:16【緣;緣起法;緣起性空】


(3)基本佛法:「不二法」
參閱:04【不二法】


2、諸行無常
●「諸行無常」,是什麼?
「諸行無常」是三法印的第一個「法印」,它的內涵是,宇宙萬有,譬如:「心跳;脈博;心念;60兆細胞;因緣;色受想行識五蘊;一切動植物;山河大地;…」,都是不停地「變化;生滅」
#宇宙萬有的一切法都是空無自性,緣聚則生,緣散則滅,是故三世遷流不住的,所以說「無常」
○佛法中的「無常」,並非「斷滅」,而是強調「生滅」「諸法的生滅;共業別業的生滅」,都是不二的,亦即「生滅不二」是宇宙人生的真理。
△因為「起心動念;因緣和合」,所以宇宙萬有的各種行為,都是「變幻莫測;諸行無常」的,都是「無法被預測」的。所以我們的「心」要與「無常」同步,保持「常而無常」。所以佛家常說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,循業發現」
△因為「起心動念;因緣和合」,所以「一切所有相;一切有為法」(含:生死、酸痛脹麻癢、苦樂憂喜捨、山河大地、宇宙萬有…),不論大小,都是不停地「變化;生滅」著,故《金剛經》才說:「凡所有相虛妄,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
諸行無常的「諸行」,是什麼?
*諸行無常的「諸行」,表示「各種起心動念;各種行為;各種變化;…」
「諸行」,可以表示「宇宙;大自然界;眾生;心念;…」的各種「狀態」變化,佛稱這些「狀態」變化,稱為:「一切有為法+一切無為法」
「一切有為法」,也可以解釋為:「一切有『我』在其中的狀態改變」
諸行無常的「常」,是什麼?
*諸行無常的「常」,代表著「固定;永恆不變」。因此「無常」順理成章地代表著「變化;生滅」的內涵。
#當眾生「不起心動念」時,就契入「常;常態」,即契入「一真法界」,契入「一真一切真」的狀態。    
「一真一切真」的佛土(≠ 一真法界),稱為「四佛土」,即:「凡聖同居土;方便有餘土;實報莊嚴土;常寂光土」
「常寂光土」,是諸佛如來所所居住的國土。


●「諸行無常」的積極意義,是什麼?
「諸行無常」,代表「一切有為法」都是變化不定的,它是生滅法,故稱它為「行蘊」
#宇宙萬有都被「行蘊;無常」所掌控,但凡夫不能覺察到這個可怕的掌控。故《大般涅槃經》警告說:「一切諸行悉無常,恩愛必歸別離」,所以佛主張「覺;覺有情」
#世上的一切事物,乃至人世的遭遇,沒有停滯不變的,必須要「惜緣,活在當下,培養這顆心和無常相應,在無常中培養覺性,展現自己的本心」
○要對付「行蘊;無常」,必須培養:「隨緣不變+不變隨緣」
#因為「諸行無常」,故學佛者應切記:「活在當下,體悟無常」,並把握住「無常」的真義,激發菩提心,完成「自利利他;自覺覺他;自化化他;自度度他」的修行。


3、諸法無我
●「諸法無我」,是什麼?
「諸法無我」,其意是:一切法,都不可能被「我;我的意識」所操控的。
「諸法無我」告訴我們,當「面對」一切所有相時,都不能用「我的意識」來處理它,應「隨緣不變;不變隨緣」的勇敢「面對它;接受它;處理它;放下它」,這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本意。
○《楞嚴經》云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,循業發現」。所以「無我」,才能當家做主。
○《指月錄》云,「枯者從它枯,榮者從它榮」。所以要保持「無我」來面對一切。


諸法無我的「諸法」,是什麼?
*諸法無我的「諸法」,就是宇宙萬有,譬如:「病痛;心念;心意識;妄想;分別;執著;空;…」等。
#依「諸法無我」的看法,當「面對宇宙萬法」時,就是要放下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。如《金剛經》而言,就是保持「空四相;空四見」
○依《金剛經》所云,「空四相」就是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「空四見」,就是「無我見、無人見、無眾生見、無壽者見」
「空四見」訊息波的微細度<「空四相」訊息波的微細度。


●「無我 vs 當家作主」,是什麼?
「當家作主」,就是當個「自主的我;自在的我;真心的我;自性的我」。所以當家作主的「我」,就是「無我」,就是沒有被「業力習氣宰割的我」
#了脫「色;受;想;行;識」五蘊的「我」,才是「無我」,才能「當家作主」
「自主的我;自在的我;真心的我;自性的我」,是指能運用「大圓鏡智;隨眾生心+應所知量;隨緣不變+不變隨緣;…」的方法及態度,來應付世間的一切事。
「照顧好我的身體」,這不是「當家作主」。想想看誰又能叫「身體不病;不老」
△凡夫自以為「人定勝天」「當家作主」,但這一切只是妄想!
◇唯有「萬緣放下;萬法不用」的人,才能「當家作主;由體發用」
「當家作主」的我,是指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我。
△世間的「我」,其實都是如來性體的所有相而已,故佛說: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又說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
參見:11【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】
應以「無我」來面對一切法,是什麼?
「一切法;一切所有相」,都不可能被「我」所操控的,譬如:自己不可能叫自己的身體不衰老!
#不要用「我的意識」去面對「色;受;想;行;識」,要用「能所雙亡;無我」的心去面對它。故《金剛經》才說,「無住生心,行於布施;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
*用「無我;諸法無我;能所雙亡」的心去面對一切「人;事;物」,才不會被「我的意識」綁架。
#有些人誤認為「我能看;我能說;我能哭;我能走…」等,都是因為有「我的意識」在其中。但事實上,那些「意識」都是「心能」所產生的部份效用而已。
參閱:04【心能 vs 功能】
應以「無我的心態」來規劃自己的人生。
「規劃」求學、「規劃」事業、「規劃」婚姻、「規劃」養老…等,對目前的科技社會生活而言,是非常必要的,表面上這些「規劃」確實是違反了「無我;無常」的原則,但真正的問題卻出在是否「有住 vs 無住;常 vs 無常」的心態上。
「規劃而心無住」,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「規劃而心有住」,則被「我的意識心」所綁架。
「諸法無我」,是指面對一切法,「要隨緣而不變,不要知見立知」,因此在「規劃」上盡量保持「無我+隨緣」的心態和空間。在執行上,盡量保持「自在隨緣」,務必和「諸法無我;諸行無常」同步,才可能貼近說的「諸法無我」


4、涅槃寂靜
●「涅槃寂靜」,是什麼?
「涅槃寂靜」,就是「不起心+不動念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。放下「心意識;宇宙萬有;我空 →法空 →空空」,就是「涅槃寂靜」
「涅槃寂靜」,是指「面對萬法」時,要保持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大寂定;⋯」
「涅槃」,華譯為「滅度;寂滅;圓寂;大寂定」等,是指「時-空」「0;零」的真如境界,那就是「如來果地;眾生是佛;一真;一真法界;…」的境界。所以「涅槃」,就是指一切法「不生不滅」的意思。
「寂靜」,是寂滅性,是不生不滅性,所以是「佛地;常寂光淨土」
「涅槃寂靜」,是「空即是色+色即是空;一即一切+一切即一;圓滿解脫;常樂我凈;寂然常住;內觸妙樂;無我無煩惱;究竟清淨;…」等的境界。所以「涅槃寂靜」是可以解脫一切生死之苦,而入無我之樂的境界。
「涅般寂靜;涅槃妙心」,都是相對於「生死煩惱」的境界,都是指「如來性體;如來法體;離心意識」,也可以指契入「真心」的境界。
○凡夫的心,往「有」的方向追求,故一直被「妄想執著」所困擾,不可能得到「涅般寂靜」的境界。
#人死了,不是「涅槃寂靜」,因為深層的第七意識沒有死,會綁架第八意識去投胎輪廻,所以「『死』絕對不是一了百了」
參閱:10【涅槃;涅槃寂靜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