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明心 見性 六即佛 理悟」,是什麼?

「明心  見性   六即佛   理悟,是什麼?
1.明心
●「明心」,是什麼?
「明心」,就是心地被「色受想什識;貪瞋痴慢疑;…」等污染的程度,依方便說,大約減輕了大約15%~20%,但尚未「見性」
「明心」,是「見性」的必要條件!
「明心」,必要條件就是:「萬法放下(約70%)」


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簡表.jpg


「明心」,就是「明白事實真相」。也就是「對宇宙萬有的緣生緣滅;對心的性能;對意識心的功能;…」,全部理解。
「明心」者,知道「本心;真心;自性;真如…」就是如來性體,是絕對的、獨尊的,而且意識心的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減輕很多。
「明心」,就是能明白《壇經》所說的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等的內涵。
「明心」,就是能明白《心經》所說的:「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
「明心」是有位階的(約在天界的初禪天~四禪天),可以依「心地清淨度」來區分,如上表所示:


●「妄心」,是什麼?
「妄心」「明心」的對立面,是障礙「本心;真心;自性;真如…」的元兇。依方便說,「心地淨化率」達到(15%~30%)者,才能「明心」
「妄心」是依附「本心;真心;自性;真如…」而緣起的,其內涵包括「妄想+執著;諸行有常;諸法有我」,故稱為「生滅心」
「妄心」會障礙「本心;真心;自性;真如…」的作用,就像黑雲障礙陽光一樣。
「本心;妄心」是不二的,是空有一如的,故《宗鏡錄》云,「如金作器,器器皆金,如鏡現影,影影皆鏡」老師則說「全波是水;全水是波」「波、水」本來是一如,因此從「波」可以找到「水」


參見:「本心 vs 妄心」的示意圖
「真心 vs  妄心」示意圖.jpg


2.見性
●「性」,是什麼?
「性」,就是「本心;心;佛性;自性;如來…」,衪的性體就是「體大、相大、用大」「體大」。而且「體相用」三大一如。
參見:08【性;自性;佛性】


#依《大乘起信論》云,「體相用」三大的名相和理論,是中國佛教所創造,南傳與藏傳佛教都不談。
參見:【「體相用」三大示意圖】
「體相用」三大示意圖.jpg


●「性在何處」,是什麼?
*《指月錄》卷四的一段對話,國王問說,性在何處?」
波羅提回答說,性在作用,王自不見?」
*  國王又問,「於我有否?」
回答說,「王若作用,無有不是,王若不用,體亦難見」
*上面的對話告訴我們,   從「相大、用大」即可「見性」
#《金剛經》說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 龐蘊居士亦說,「一花一淨土,一葉一如來」則說「眾生是佛;心佛眾生三無差別」
●「見性」,是什麼?
「見性」,就是「開悟;找到自己的真心;見到如來;見到佛;見眾生是佛;見山色無非清淨身;見到即心是佛;見到自性彌陀…」
「見性」的層次就是「悟空 →悟能 →悟淨」
「見性」,依《金剛經》的標準是「初果羅漢」,那是萬緣放下約70%,亦即了掉第七末那識,尚有第八阿賴識存在於心中(即三細項的法界)。
參見:03畫【三界】


「見性」,就是證得: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生活經驗。
參見:07畫【見性】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mhnM_wWCaTGBVB18RphZsmfGw_AJiPr1douTvzw9Dzs
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.jpg
●「見性的條件」,是什麼?
「見性的條件」,就是「萬緣放下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心歸零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…」
#依《金剛經》的「見性的條件」是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


●「見到如來」,是什麼?


「如來」,其「體大」「實相無相」的,當然不能用「肉眼」來見,但是可以用「佛眼」見到。
# 見如來的「見」,《心經》稱它為「照見」,是屬「無上正等正覺」的見。其實『觀』「相大;用大」「自受用;自內證」,亦可以「見如來;見性」
參見上頁:「觀、覺、見」相關功夫位階及心念波微細度示意表


●「信願行」,是什麼?
淨土宗認為「信願行」可以幫助凡夫:「帶業往生;見性;見如來;見自性彌陀」
「信」,就是「信眾生是佛:信阿彌陀佛的願力」
「願」,就是「願眾生是佛:發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大願心;發堅固作意的心」
「行」,就是「行眾生是佛;行『不懷疑、不中斷、不夾雜』的專念阿彌陀佛」
「見性」,就是「見到自性彌陀」
3. 證果
●「證果」,是什麼?
「證果」,是「證得果位」。最高層級的「果位」,就是「成佛」
「證果」者,必然「悟空 →悟能 →悟淨」,證得「佛智;無上正等正覺;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
「證果」者,是有層次上的不同,可以是指「六即佛」中的第五個「分證即佛」和第六個「究竟即佛」
參見:04【六即佛】
 
●「初住菩薩」,是什麼?
「初住菩薩」,代表初住位的菩薩。
#從「初住菩薩」「佛」的位階,共分為:「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」等四十一個層次的「菩薩道」或「法身大士」
○一般經典所說的「證果位階」
參見:【成就佛道的示意圖】


成就佛道的次第及歷程示意圖2.jpg


●「理悟」,是什麼?
「理悟」者,對「宇宙的真相」了解,可以「悟空」,但未必能「悟能;悟淨」,故「見性」的層次是有不同的。因此《楞嚴經》才說,「生因識有,滅從色除,理則頓悟,乘悟並銷。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」
#從科學角度來看,「理悟」者只能涉及到「邏輯推論的知」,但無法推論:「不實不虛、空有不二」的相關道理。
「理悟」者,只涉及到二元論的「理、事」。因此「此悟」是屬於「境界般若」,不是「實相般若」

1 則留言:

  1. 圖裏面的 “四果阿四漢” 應該是 “四果阿羅漢” 嗎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