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

「不見世間過 不思善不思惡 眾生是佛 對境心數起」,是什麼?

「不見世間過   不思善不思惡  眾生是佛  對境心數起」,是什麼?
一、不見世間過
●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為什麼?
「修行」是修自己的心,使心契入: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境地。「境界;別人的行為」都是提供修行者的試金石而已。所以佛家才強調「對境不落境;對心不住心」
#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其真正的意思是「修行者只修自己的心,不是替別人修行」。故修行者面對一切境界時,要保持:「對境不落境,對心不住心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清淨心+平等心+正覺心;眾生是佛的心」即可。
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的另一個重要意涵是:不是說你看不到別人做壞事!而是強調「當看到世間過」時,重點在觀察自己的「起心動念」。真正的修行者,是「不起心、不動念」的。
佛印禪師」蘇東坡兩人,有一天相對坐禪時發生了一段公案,是: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,問佛印禪師道:「你看我現在禪坐的樣子像什麼?」佛印禪師說:「像一尊佛」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「那你看我像個甚麼?」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:「你看起來像一堆屎!」佛印禪師回說:「阿彌陀佛」。為什麼兩人的問答有如此大的差別?
#因為佛印禪師是用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的心;絕對一心;無分別心」來看世間,所呈現的就是「平等的法界」
蘇東坡是以「執著心;分別心」來看世間,所呈現的就是「六塵的法界」
*修道人不是看到眾生所犯「表相上的過失」,而是看自己的「執著心;分別心;妄想心」。是否遇到境界就「起心動念」
#《金剛經》云,「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
●「作佛;成佛」的條件,是什麼?
「作佛;成佛」的必要條件是:「理一心不亂 → 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
#依《六祖壇經》云,禪宗認為「作佛;成佛」的必要條件是:「無念為宗 → 無相為體 → 無住為本」
老師設定的「作佛;成佛」條件是什麼呢?。
老師要求我們在念佛的過程中,務必要保持「心地歸零 → 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。同時念佛要念到「不懷疑+不中斷+不夾雜」,其目的就是保持面對一切境界時,能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
二、不思善不思惡
●「不思善不思惡」,是什麼?
「不思善不思惡」,並不是否定「善惡之心」。其目的就是『保持』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平等心;平等性智;了脫意識心」
#《壇經》中有一段話是惠能惠明說的:「汝既為法而來,可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,吾為汝說」。良久,惠能云:「不思善不思惡,正與麼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!」惠明言下大悟。
「不思善不思惡」≠ 捨棄善惡,而是強調不因面對善惡境界而起心動念。應面對善惡境界而保持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。若依《金剛經》,「不思善不思惡」才是修持:「無念為宗 → 無相為體 → 無住為本」的重要條件。
聖嚴法師說,一般人都誤解「不思善不思惡」,以為它是鼓勵捨棄善惡,這是不對的。在這個世界上,不論個人、團體或全體人類,都需要有善惡的標準。
○《涅槃經》中有一段話是說,一切眾生都本具「佛性;本心」,人人都可以成佛。但因「佛性;本心」「妄想;分別;執著」所綁架、所障蔽,就像陽光被烏雲遮住那樣,當然看不清事實真相的,因此惠能才說,唯有「不思善不思惡」,也就是保持一法不立的「清淨心」,才能明心見性。
「不思善不思惡」的心,就是「了脫意識心;清淨心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
#  當「念頭;心意識」不起時,就是「不思善不思惡」
老師常說的「離心意識」狀况下,或是契入「滅受想定」狀况下,就是契入「不思善不思惡」的心。
●「意識心」,是什麼?
「意識心」,是指「第八意識、第七意識、第六意識、前五識」的心。
#前五識,就是「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」
「心意識」,是指「第六意識心、第七意識心、第八意識心」
參見:12【第六意識;識】


參見:12【第七意識】
參見:12【第八意識】


參見:【「第六、七、八意識心」的主要功能表】,如下:


第六、七、八意識心的主要功能.jpg
 
三、對境心數起
●「對境心數起」,是什麼?
*對境心數起的「心」,可以是「妄心;意識心」,也可以是「真心;佛心」,也可以是「眾生是佛」的心,也可以是充滿「阿彌陀佛」名號的心。
#對境心數起的「心」,假定是「妄心;意識心」,則要保持「觀心;觀念;如如不動」,不要隨境界「起心動念」
*《六祖壇經》機緣品 第七云,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:臥輪有伎倆,能斷百思想,對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長」聞之曰,此偈未明心地,若依而行之,是加繫縛。因示一偈曰:惠能沒伎倆,不斷百思想;對境心數起,菩提作麼長」
#六祖惠能的原意是:修行是不必講究什麼技倆或巧門的,「對境」雖然常「起心動念」,但不必「作意攝心」,也不必「作意消弭妄念」,那要怎麼辦呢?其辦法如下:
(1)不理會「起心動念」,但讓第八意識心種滿「眾生是佛」的種子,那「起心動念」又何妨?
(2)不理會「起心動念」,但讓第八意識心種滿「阿彌陀佛」的名相,那「起心動念」又何妨?
(3)當遇到境界時,不理會「起心動念」,不理會菩提自性「會長? 不會長?」,但用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絕對一心+阿彌陀佛」來反應,必然可以保持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。這和《心經》「觀自在」的修行,具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△《永嘉證道歌》亦云:「君不見,絕學無為閒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」
△《圓覺經》云:「居一切時不起妄念。於諸妄心亦不息滅。住妄想境不加了知。於無了知不辨真實」
四、眾生是佛
●「眾生」,是什麼?
「眾生」,就是眾緣和合而生。所以「60兆細胞;吃喝拉屎;生老病死;色受想行識;貪瞋痴慢疑的心念;名聞利養權的心念;宇宙萬有;…」等,皆稱為「眾生」
●「眾生是佛」,是什麼?
*《黔南會燈錄》記載,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修成正果後的第一句話說:「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祇因妄想執著,故不能證得」
#所以,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:「眾生是佛」
#修行者應絕對的認知「眾生是佛」。遇到任何境界,如遇到「殺人;強劫;色受想行識;貪瞋痴慢疑;名聞利養權;…」,應以「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」「說服自己」,應保持「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;觀心;觀念;不起心動;…」「說服自己」,一切境界都只是修行的試金石罷了。
○《壇經》云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
惠能大師如何看待「眾生是佛」
法海惠能大師︰「和尚留何教法,令後代迷人,得見佛性」
惠能大師言︰「汝等諦听,後代迷人,若識眾生,即是佛性;若不識眾生,萬劫覓佛難逢。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,見自心佛性。欲求見佛,但識眾生;只為眾生迷佛,非是佛迷眾生。自性若悟,眾生是佛;自性若迷,佛是眾生」
普賢菩薩的「禮敬諸佛」
普賢菩薩修行的「十大願」,第一大願就是「禮敬諸佛」
心道師父說:「禮敬諸佛,就是把一切眾生都當做佛一樣禮敬」。為什麼?因為唯有「絕對的禮敬」,才能「絕對的虛心;絕對的不二」,看到衆生做:「殺、盜、淫、妄…」等壞事,才能保持「不起心+不動念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絕對覺性。
五、不見世間過
●「不見世間過」,是什麼?
*當看到衆生做:「殺、盜、淫、妄…」等壞事時,「心地」務必保持「不起心+不動念;絕對一心+眾生是佛;了了分明+無事無念+生心無住」的絕對覺性。但「行為」上則保持該怎麼做就怎麼做。
●「二元對立」的想法,是什麼?
*「二元對立」的想法,代表具有不同的「想法;做法」
「二元對立」的想法,內心必然會引發「對立;反對;失望;不滿;傷心;恨怒…」等的情緒,造成「爭執;衝突;別人犯錯而自己買單」的不合理現象。
「二元對立」的想法,就是「見世間過」的想法。
*了掉「二元對立;見世間過」的想法。
「二元對立;見世間過」的想法,是自己「內心」所引發的,所以要從自己的「內心」下手才能了脫它。可以採用「觀自在;觀心;觀念;觀眾生是佛」下手。
●「心中種滿眾生是佛的想法」,是什麼?
*如何將心中種滿「眾生是佛」的想法?可以採用「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」
參閱:16【禪;鬆禪吐納;鬆禪念佛成佛法門】
●「觀自在」,是什麼?
「觀自在」,就是用「觀」的方法,找到自己這顆「隨緣不變、不變隨緣;如如不動;絕對一心;了了分明,無事無念,空有不二,生心無住」「本心;自性;佛性…」
參閱:25【觀自在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